当前位置:首页 > 烟草动态 > 烟草趣闻

漫谈国内烟标收藏的发展
作者:东方烟草网来源:网络来源时间:2023-08-04 17:22:26阅读:292

烟标即卷烟商标,俗称烟盒,从一个侧面折射了社会生活情况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烟标文化。烟标以其独特的魅力,吸引了许多收藏爱好者为之痴迷。

早在上世纪30年代,就有人开始收藏烟标。被誉为报刊“补白大王”的郑逸梅所著的《三十年来之上海》记录了当时著名戏曲演员钱化佛的口述文章,其中有一篇名为《香烟盒壳之集藏》。这位钱先生便是烟标收藏的先行者。然而在那个年代像钱化佛一样集藏香烟盒壳的人屈指可数,他认为:“那些香烟盒壳,五光十色,非常美丽”。可见,精美的烟标引起了钱化佛收藏的兴趣。据说他收藏了几千种烟标,并在当时的大新公司举办过烟标展览。

上世纪60年代初,收藏烟标的人渐渐增多,江苏无锡的华寿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。华寿椿于1964年办了一份名为《烟标目录》的刊物,使烟标爱好者从中获得不少收藏知识和烟标信息。这份刊物上发布的集友广告,把志同道合的烟标爱好者逐渐汇聚起来。江苏南京的沈梦笔在《漫话烟标》文章中介绍了当时的集标情况,他写道:“烟标须一枚枚收集起来,能集到五千种已属不易,越万关尚未闻之。偶得一枚称心满意之标,如获至宝,爱不释手之乐趣,决非局外人所能领略哉。”

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上世纪80年代,民间收藏迎来了新的高潮,烟标收藏者也越来越多。

1980年10月1日,江苏无锡的曹爱葆在上海淮海公园举办了烟标艺术展览,在收藏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。江苏苏州的张家伟先生同国外藏友交流联系,收藏了大量外国烟标,他还编写了《世界烟标集萃》等书籍。各地的烟标爱好者开始交流交换烟标,互通有无,组织联谊活动等。烟标收藏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。

上世纪80年代中期,大江南北涌现出了众多烟标收藏团体,从此有规模的收藏活动开始了。这些组织举办烟标艺术展览,开展学术研究讨论,进行藏品拍卖,烟标收藏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。

烟标被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所了解和接受,各地烟标收藏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,比如举行收藏讲座、编印收藏刊物、举办藏品展览等。一些烟标收藏的佼佼者还走进电视台和电台的直播间,向观众和听众介绍烟标收藏的知识和趣闻。1997年5月,第一届中国烟标文化节在扬州举办。此后,中国烟标文化节在太原、哈尔滨、天津等地多次举办。

在一些大型烟标主题活动中,烟标拍卖成为重头戏。参与拍卖的标品大多为早中期的精品,由于时间的流逝,这些烟标存世量较少,已难以寻觅。随着收藏活动的深入,拍卖市场体现出烟标的经济价值,拍卖交易额十分可观。由各种组织举办的烟标博览会吸引了众多民间收藏者的参与。通过展示烟标收藏成果,进行学术研讨,更多的民间收藏者站到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上。

在对烟标进行收藏的同时,许多收藏者对烟标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,在鉴赏研究中将烟标收藏上升到一个新层次。烟标文化内涵丰富,研究烟标,既可以了解烟草工业的发展史,又可以探索民族文化在烟标中的体现。收藏者在对烟标的整理分类过程中,编写了目录,研究了版式的演变以及烟标的起源、变迁、特点等,还创造了一批收藏专用名词。收藏者编著的烟标鉴赏指南、图谱等书籍和一大批收藏文章见诸报端,为丰富烟标史料和提高收藏鉴赏水平做出了不懈努力。

在烟标收藏界,涌现出一批学者型的收藏家,他们著书立说,呼吁建立与发展“烟标收藏学”,为收藏的基础与理论提供重要依据。上世纪90年代,由收藏者策划并提供烟标原件的大型图书《中国早期烟标集》出版后,《中国烟标文化图鉴》《中外烟标套标集萃》《烟标收藏与鉴赏》等一批专著先后出版。《烟标收藏入门》《中国卷烟商标目录》《新中国烟标简明收藏手册》《烟标收藏大全》等都是指导烟标收藏的工具书,受到读者欢迎。由收藏者参与编集的烟草企业烟标图集有《江苏烟标史册》《上海烟标集》《哈尔滨百年烟标荟萃》等。这些专著的产生,是烟标收藏界的重要研究成果,对于烟标文化研究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。

相信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烟标收藏,烟标收藏活动也会越来越丰富。


重山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8-2025 @ 版权所有

地址:合肥市瑶海区北一环中星城2号写字楼16层 电话0551-62809626 传真0551-62809616

您是本站第位访客!